酱香型白酒的起源
发布时间:
2023-02-22 16:01
来源:
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,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政治、经济、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。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,酒属于物质范畴,但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,而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,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。
近年来,最火的白酒品类莫过于酱香型白酒,那么,你知道酱香型白酒的来源吗?
酱香型白酒起源于西汉时期,时称“枸酱酒”。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记载,公元前135年,汉武帝刘彻使臣唐蒙出使南越(今广州),在宴席中尝到鳛部(今习水)酿的枸酱酒,为取悦汉武帝,唐蒙绕道鳛部,取枸酱酒献给汉武帝。汉武帝饮后,大赞“甘美之”,故有“唐蒙饮枸酱而使西域”之说。清代大诗人郑珍也有“橡蚕不自乌江渡,枸酱还从鳛部来”的诗句,证实了早在汉朝以前,仁怀已盛产美酒。
到唐、宋朝,仁怀一带已成酒乡,酿酒之风遍及民间。茅台镇酿制的优质大曲酒“风曲法酒”盛行于市。宋人张能臣的《酒名记》,以此酒质量佳美而载入酒史。到清朝,茅台镇酒业兴旺,有“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,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”及“仁怀城西茅台村酿酒全省称第一”的记载。乾隆时期,茅台镇有了“家唯储酒卖,船只载盐多”的空前繁盛……当地的一些酒声名鹊起,获得“酒冠黔人国”,“风来隔壁三家醉,雨后开瓶十里香”的赞誉。对此,清朝仁怀诗人陈晋熙有诗为证:“尤物移人付酒怀,荔枝滩上瘴烟开,汉家枸酱知何物,赚得唐蒙鳛部来”。
我们现在喝到的酱香型白酒,不仅和深厚的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,也有国家的行业政策相关。新中国成立后,为了振兴酿酒业,在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时,将白酒按照糖化发酵分为五种香型:酱香型、浓香型、清香型、米香型和其他香型,并确立了各香型的风格特点,从那时起,酱香型白酒就从国家级层面奠定了它的地位和份量。
(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)
相关新闻